| 首页 | 首页栏目 | 3044am永利集团新闻

传统手艺融合现代科技 我院开设陶艺美育公选课

理工科的日常只有代码、电路和实验报告?不,在信息科大,未来的工程师们正挽起袖子,安安静静地——玩泥巴。揉泥、拉坯、彩绘、泥塑……这并非艺术院校的专属,而是学校美育(艺术教育)中心与澳门3044永利官网交互设计专业联手为全校开设的美育公选课《陶瓷设计与创作》中的生动场景,让硬核的理工生活也多了一抹“文艺范儿”。

这门课可不只是“玩”那么简单。课程从陶瓷历史、釉色美学,一路讲到器型与空间的关系,而真正的重头戏在于亲手创造——从一块泥巴开始,直到它成为一件独一无二的艺术品。在这里,理论知识和动手实践完美结合,让同学们不仅懂了陶瓷,更理解了器物背后的文化与生活方式。

传统工艺混搭科技,课堂变身创意实验室

课程设置系统而扎实,贯穿揉泥、拉坯、彩绘、刻花等传统陶瓷工艺全流程,让大家沉浸式体验手作的温度与匠心。课堂上,师生共同感受揉泥拉坯的乐趣,投入手绘瓷盘、泥塑创作、瓷盘喷釉等环节,教师还会现场演示决定作品成败的关键步骤——修坯。

师生共同体验揉泥拉坯的艺术乐趣

沉浸手绘瓷盘

泥塑创作

瓷盘喷釉

教师演示作品成败的关键一步 修坯

更令人惊喜的是,课程还把最前沿的陶泥3D打印技术搬进了课堂。于是,画风变成了这样:一边是温润的手工拉坯,一边是酷炫的数字化制造,传统工艺与科技创意在此交融碰撞。

教师指导陶泥3D打印

研究陶泥3D打印技术

在创作主题上,课程也紧贴校园文化与年轻人的心思,巧妙融入了“学校文创”“IP重构”“传统赋新”等板块。于是,你会看到带有校园标识的陶艺作品,或是以陶瓷形式“重生”的动漫形象,传统工艺在与现代文化的碰撞中焕发新生。

学生陶瓷绘画作品展示

学生陶瓷绘画作品展示

结课展示

陶瓷作品结课展,成果丰硕


一门课,为何能如此抢手?

自2022年开课以来,这门陶艺课已覆盖全校20多个专业,成为每学期选课系统中的“必争之地”。作为全校唯一的陶艺类实践课程,它让同学们在校内就能体验从泥到器的完整过程。由于场地与设备限制,每期限额仅20人,选课通道一开,往往十几秒内名额一空。2023级工业设计系陈星宇同学笑称:“选这门课就像打仗,手慢无。”这门课之所以如此抢手,背后有多重原因:陶艺制作带来的专注与宁静,成为快节奏学业中难得的“精神SPA”;来自自动化、机械、计算机等不同专业的学生在此跨学科交流,激发创新灵感;同学们还能亲手烧制属于自己的陶瓷作品,马克杯、小花瓶、小摆件……每一件都承载着独一无二的温暖记忆。

陶艺课上一带一路国家的留学生

此外,陶艺课也成为一个文化交融的窗口,吸引了众多“一带一路”国家的留学生前来体验。泥土无言,却成了最好的文化使者。